本報記者 郎朗
“有規模才能掌握話語權。”1月16日,提到TCL多媒體(1070.HK)2008年的發展策略,TCL多媒體CEO的梁耀榮如此表示。
按照梁的目標,2008年,TCL多媒體要大規模提高液晶電視的產量,使其全球占有率從2007年的1.8%提升到4%(400萬臺左右),并在全球4大業務中心和戰略OEM業務中全面推出液晶電視。
然而與跨國巨頭相比,TCL仍處于規模化的起步階段,根據市場調查公司Digitimes Research的調查,全球5大液晶電視巨頭三星、索尼、LG、飛利浦和夏普,將其2008年的出貨量分別定為1800萬臺、1500萬臺、1400萬臺、1400萬臺和1300萬臺,占當年全球預計產能的74%。
顯然,5巨頭在全球已形成一定程度的壟斷,在最大的歐洲和北美市場占有率達到85%左右,包括中國品牌在內的二線品牌的市場份額則是大大萎縮。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Display Search的最新調查報告,2008年,全球液晶電視的產量將首次超過傳統CRT電視,這意味著中國彩電行業保持了多年的彩電整體規模優勢在喪失,日韓品牌重新成為彩電業的規模主宰。
全球7大液晶電視面板供貨商占了全球95%以上的電視面板份額,5大液晶電視巨頭憑借市場壟斷優勢,與7大液晶電視面板供應商達成了戰略合作,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全球性的液晶電視產業鏈條,而其他二線彩電廠商卻面臨越來越頻繁的面板缺貨危機。
梁耀榮向記者表示,“雖然說競爭往往只存在于公司與公司之間,或者形成所謂的外資品牌與中國品牌的整體性對抗,但是在全球液晶電視產業鏈中要想有所作為,要想獲得上游穩定的面板供應,就必須擴大規模!
按照TCL多媒體的整體規劃,2008年除了要使其液晶電視在中國市場占有率上升到11%,還要在歐洲重新推出液晶電視,在北美市場則力求在2007年快速增長的基礎上尋求更大規模的液晶電視銷量,在新興市場則試探性導入小屏幕液晶電視。
去年12月,TCL多媒體與飛利浦簽署了液晶電視的OEM合作協議,將雙方的合作從傳統CRT電視延伸到液晶電視領域,這意味著國產品牌在全球液晶電視OEM業務的爭奪中第一次獲得了主流廠商的定單。
之前,以冠捷、群創為代表的臺灣OEM企業搶奪了全球液晶電視27%的份額,其中80%以上是來自5大液晶電視廠商的OEM定單,而大陸的彩電企業則只爭取到了不到5%的OEM份額。
梁耀榮表示,“TCL多媒體與飛利浦一直有著密切的技術、市場甚至是股權合作,我加入TCL多媒體最終促成了雙方在液晶電視上的合作!
飛利浦是全球液晶電視巨頭中外包生產比例最高的企業,2008年其液晶電視的OEM比例有望提高到50%以上,這就為TCL擴大液晶電視規模創造了機會,梁耀榮表示,加上給東芝OEM的液晶電視,TCL液晶電視OEM的產量2008年將達到150萬-200萬臺,這占其2008年計劃出貨量的比例將達到40%-50%。
有了這樣大的產能規模,TCL多媒體也改善了與上游面板企業的關系,到2007年底TCL多媒體與包括奇美在內的上游面板企業簽署了2008年度合作協議,其中僅僅與奇美的采購額就從2007年的27萬片增加到100萬片。
梁耀榮表示,“如果不是因為面板缺貨,2007年第四季度TCL多媒體的業績應該更好,解決了面板問題就為TCL多媒體2008年扭虧創造了基本條件!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