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丘慧慧
“我對內部的人事部門做了幾個指示,首先必須到先進的國家,到日本、德國看看人家的勞動派遣公司怎么做!
一個月前,當大多數制造型企業還在“向左走,向右走”的迷茫情緒中觀望《勞動合同法》實施細則等司法解釋出臺時,富士康董事長郭臺銘則用他一貫的強硬口吻如上表示說,他同時沒有絲毫掩飾自己對“勞務派遣”作為“先進”用工模式的青睞,以及富士康“蠢蠢欲試”的坦然心態。
與此相對立的是,過去幾年中,在眾多的勞資糾紛中,“勞務派遣”在中國已經被千夫所指為企業逃避責任、克扣員工的惡劣行為,并被2007年6月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勞動合同法》列入被嚴格條件限制的規范條款中。
但是郭臺銘仍舊固執地認為,瑕不掩瑜,在規范運用的前提下,從全球產業的發展經驗來看,“勞務派譴”仍舊不失為產業分工必然趨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用工方式補充,“它(勞務派遣)針對的是彈性需求的”。
富士康管理層人士近日透露,“今年陸續都會派人去日本德國考察,看我們可以借鑒哪些'合法'又'合理'的做法!彼嘎墩f,富士康過去比較少采用“勞務派遣”的方式,而隨著公司膨脹速度的加快,他認為,采用更為靈活的用工模式作為補充,將是大勢所趨。
位于深圳觀瀾的一家臺資玩具企業負責人顧先生告訴記者,2007年,對大多數制造型企業來說,是不折不扣的“成本沖擊年”,在“最低工資標準”、《勞動合同法》、“加工貿易限制類商品目錄”、“兩稅合并”等政策的陸續挾擊下,“觀瀾這邊很多企業已經開始搬遷到內地運作成本更低的地去了”。他同時坦陳說自己的公司還在觀望政策和監管的進一步明朗化!伴L期來看,成本上升是必然的!
不怕法規嚴格,就怕執行不力
對“勞務派遣”的紛爭與困惑,構成一幅復雜的企業眾生相。
新《勞動合同法》關于勞務派遣的條件限制嚴格,意在堵住利用該種用工方式規避企業責任和克扣員工利益、從而降低成本的做法:
首先提高了勞務派遣單位的門檻,注冊資本不得少于五十萬元;此外,在用工單位、派遣公司、勞動者三方間的合同約定條款,勞動者的工資標準、保險福利等方面,也都作了相關有利于勞動者的條件限制;此外,《勞動合同法》還對用工單位也作了“勞務派遣一般應當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用工單位不得自設勞務派遣單位”等條件限制。
前述顧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深圳兩次上浮后的深圳二線關外最低單月工資標準為750元計,顧先生實際支付給正式雇用工的工資除了滿足750元的工資標準外,還必須支付最基礎的社保等費用;出于成本的考慮,顧先生約1500名生產線員工中,有一半是勞務派遣用工,也就是“自己招工,然后和其它勞務派遣公司去簽約,工資都是從勞務公司走”。
“總體上,成本會少30%!鳖櫹壬f,但除了成本考慮外,法律風險亦是重要考慮之一,“訂單少或者碰到其它意外的時候,生產規模下降,就比較容易辭退人。”
顧先生也坦陳了此種做法背后的產業生態:“我們這個行業,利潤率本身就低,你不控制成本,跟競爭對手比就沒有競爭力!
“問題是,誰能保證《勞動合同法》的執行,沿海和內地就是一樣嚴的嗎?”他說,在其近期考察江西、浙江等地后發現,“內地一些地方不見得對新規定會執行這么到位!
“由此就會產生新規定下的實際不公平!鳖櫹壬f。
本文導航: | ||
·富士康博弈新勞動合同法 考察合理合法勞務派遣 |
·富士康博弈新勞動合同法 考察合理合法勞務派遣 |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