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的物流業是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對一國的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發達國家政府對物流業的發展極為重視,通過對典型國家物流發展進行分析,從中可以得到如下啟示:
1. 加強政府的引導和支持
我國整個物流系統中的各種設施仍在發展完善中,編制科學、客觀的規劃,對引導當地現代物流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規劃中既要體現“物流管理”這一核心,同時也要突出物流系統的觀念。吸收先進國家的經驗,強調物流系統,如根據城市總體規劃,為確保城市交通暢通化和城市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對物流活動進行適當集聚,發展物流園區或基地等物流據點,處理好城區集配送據點規劃布局,同時完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規劃。
此外,政府應為物流產業和物流企業的發展創造環境。首先,盡快制定適宜的物流經濟發展戰略。如建立現代化的物流服務體系、企業物流組織管理體系,構建高效的區域物流網絡和國際多式聯運系統等,盡快改變各自為政的狀況,促進物流系統的合理布局,加快物流發展規劃和政策的制定等。其次,應運用政府戰略投資,啟動物流市場,推動物流經濟的發展。并且,進一步完善現代物流業發展投融資政策以及土地、價格、稅收政策,研究運用財政和信貸手段加大對一些重要物流項目的資金支持,帶動整個物流業的發展。
2 .完善物流政策法規體系
完善物流立法工作。進一步完善物流立法工作,盡快彌補中國物流法律存在的不足,通過立法規范物流企業的準入、退出制度,用法律引導物流企業的發展、鼓勵物流企業進入不同運輸服務領域,為物流產業發展創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
制定必要的導向性物流政策。中央政府、各級政府應從產業的角度采取積極的引導政策,出臺一個鼓勵物流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可以制定類似于五年規劃之類的物流發展規劃,明確物流業的近期目標和長期目標,近期目標要盡量詳盡、具體地制定出戰略措施;長期目標要具有引導性、超前性,循序漸進地發展物流產業。
3 .重視物流園區發展
物流園區是近年來現代物流發展的產物,它是多種物流設施和不同類型的物流企業在空間上集中布局的場所,是具有一定規模和綜合服務功能的物流集結點。它按照專業化、規模化的原則組織物流活動,將眾多物流企業集中在一起,共享相關基礎配套服務設施,有利于發揮整體優勢和互補優勢,實現物流的專業化和規模化。物流園區的規劃與建立,是現代物流發展的關鍵之一,也是社會化開放型高效物流體系的重要體現,也可以說物流園區是一個國家物流發展水平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
我國的物流設施普遍由物流企業分頭建設,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物流園區,規模小、能力不足,而且嚴重浪費土地和運輸資源。要重視物流園區發展,充分發揮園區在節約土地、提高交通基礎設施利用效率方面的作用,合理規劃,理性發展。各省市政府要制定本地區物流園區發展規劃,在重要物流節點城市、制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充分利用已有設施,建設一批布局集中、用地節約、產業集聚、功能集成、經營集約的物流園區,吸引分散的物流企業進駐,發揮產業集聚的規模效益。
4 .促進多式聯運發展
發達國家的多式聯運對的物流和交通運輸的推動是顯而易見的,這種先進的運輸組織技術連接相互割裂的鐵路、公路、航空和水運運輸網絡,提高了運輸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我國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由于行業管理體制分割等原因,各自為政、重復建設的現象比較普遍,運輸資源浪費嚴重。因此,需要在建立高效物流管理體制、加快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加快現有港口、鐵路公路貨站、機場等交通運輸設施間的聯運設施建設,選擇重點地區和綜合交通樞紐,加快發展集裝箱多式聯運中轉設施和連接兩種運輸方式以上的轉運設施,解決貨運過程中多次搬倒、拆裝等問題,實現多種運輸方式無縫連接,促進物流設施配套運行,提高物流效率,達到貨物安全快速流通和降低全程運輸成本的目的。
5. 加快物流信息化、標準化
加快標準建設,促進物流規范形成。要加快對現有倉儲、轉運設施和運輸工具的標準化改造,鼓勵企業采用標準化的物流設施和設備。開展物流術語、計量、技術標準、數據傳輸標準、物流運作模式與管理標準的普及工作,積極推進托盤、集裝箱、各種物流裝卸設施、條形碼等通用性較強的物流技術和裝備的標準化,推動物流企業進行國際認證,并將企業物流標準化水平作為政策傾斜的重要選擇條件,以提高物流標準化作業水平及接軌國際的能力。
加強協會職能,促進物流交流平臺形成。物流協會是專注于物流技術和管理的行業組織,它是溝通企業與政府、企業與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橋梁和紐帶,也是與國際物流協會溝通,進行國際交流與合作的一個重要渠道。建議物流協會組織,充分發揮職能,使其成為政府管理物流業的重要助手。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