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即將翻過2006這一頁,還沒來得及歲末盤點,教育界又傳來喜訊兩條:溫家寶主持國務院會議審議教育“十一五”規劃;新華教育全面推行品質化、標準化教學體系。
2006年作為“十一五”開局之年,確實做好教育規劃,是進一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促進全民素質提升,服務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要求,也是各級政府的履行職能的務實之舉。而教學品質的進一步提高,教學體制的進一步完善,建立行之有效、切合社會人才需求實際的標準化教學體系,是近年來各大教育機構努力探索的課題。
12月2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12月28日,新華教育集團正式對外宣布:為了進一步全面推進品質化、標準化教學,強化教學質量,創國家級示范院校,從2007年1月1日起,全國各地新華電腦教育院校將同時啟動“新華365國家緊缺型人才培養計劃”和“技能+學歷TC精英教育”。全面更新各專業教學教材、課件及大綱。
早在2006年2月28日,教育部部長周濟就強調要以六大舉措確保“十一五”教育規劃實施,其中,全面推行素質教育被放到了首位。本次審議并通過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重點做好“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以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為重點”、“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著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認真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問題,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受教育機會,促進教育公平”等工作。而新華教育集團推行品質化、標準化統一教學體系的行為絕對不是偶然的巧合。早在五年前,新華教育集團就致力于關注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并在北京成立了新華電腦教育研究院,從以專業、實力和誠信辦學理念的“三駕馬車”,到至今讓很多人都還記憶猶新的“四大王牌專業”,2005年引入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全面整合的六系三部23大王牌專業的“系部改革”,2006年把素質教育全程嵌入職業教育的“521培英計劃”,新華電腦教育一路披荊斬棘,以集團辦學優勢先后在全國15個省市建立電腦職業教育院校,以最新IT技術為課件,以市場人才需求結構為導向實施人才培養戰略,“新華模式”為我國IT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了可資的鮮活標本。
解讀即將在全國所有新華電腦教育院校統一實施的“新華365國家緊缺型人才培養計劃”和“技能+學歷TC精英教育”兩大人才培養體系內涵,其中涵蓋“素質教育”、“技能與實踐”、“獎學金激勵助學”的《新華教育的五項教學保障》、《新華教育的六大價值實現》、《新華教育的十大教學系統》等章節無不與《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相吻合,相印證。2007年,國內第一個IT職業教育標準化體系將在新華誕生并實施;2007年,響應國家政策、培養國家緊缺型人才的“新華365國家緊缺型人才培養計劃”,以及把“技能實訓”與“學歷教育”有機融合的“TC精英”兩大人才培養體系,將成為新華電腦教育繼續高速前進的雙軌道;2007年,當我們構想“國家‘十一五’教育事業發展藍圖”,新華電腦教育必將是其偉大空間的璀璨一珠。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