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望一眼軍營,繼續新征程
退伍軍人安置工作是一件與軍心、民心直接相聯的大事,國家相關部門推出的“免費培訓退伍軍人計劃”意義重大。優先照顧退伍軍人就業是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里的明確條款。但在新形勢下,實際操作起來并不容易。由于改革的深化,民營經濟已占半壁江山。許多私營企業并非沒有國家義務觀念,實在是商場如戰場,必須做到一個蘿卜一個坑,若無內在需求,很難自主接收。而國營企事業單位,同樣會考慮崗位專業化的要求,無視行業特點搞強行攤派已絕非良策。
退伍軍人就業時遭遇的更不利局勢是,近年來出現在求職市場的洶涌的大學畢業生潮。與退伍軍人相比,大學畢業生年齡相仿,卻都受過正規良好的高等教育,面對有限的崗位,退伍軍人競爭起來顯得捉襟見肘。
退伍軍人的今天就是現役軍人的明天,它直接影響到人民解放軍的軍心士氣,直接影響到人民軍隊兵源的素質。同時,退伍軍人均掌握了軍事技能,膽略優于普通社會成員,處理不當,有可能滋生不穩定因素。
“技能培訓”可謂是解決退伍軍人就業矛盾的破題之舉。它首先排遣了不少退伍軍人“退伍即失業”的郁悶情結,讓他們在軍旅生涯和陌生社會之間有個緩沖地帶。培訓期間,可以根據自身特點,精確選定最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及時進行技能積累。事實證明,退伍軍人由于經歷過嚴格的軍事訓練,在吃苦耐勞、講奉獻、守紀律方面,遠非普通大學生可比,而這些可貴品質,正是許多企事業單位孜孜以求的人才素養。
在安徽新華電腦專修學院學習后成功創業的退伍軍人張小勇,參軍五年,榮立三等功一次,連續四年擔任班長職務,多次評為優秀士兵。就是這樣一個曾在軍營里表現優異的士兵,也經歷了退伍后的尷尬時期。張小勇談到自己初離軍營時的心情,面色還閃過一絲沉重,他說退伍、專業這些詞匯在他腦海里出現得頻次太高了,那段時間里他自己也不知道前面的路在哪里,也不知道到底要怎么走?他終究認為學習一門技能才是“王道”,在經過了比較和篩選后,他最終選擇去新華電腦教育學習電腦知識,畢業一年后,在井岡山創建了自己的是數碼工作室,僅一個“十一”黃金周,營業額就達7萬元,完成了人生的成功創業。張小勇的例子告訴我們,轉業并不等于失業,抓住機會,選擇正確的成材之路,人生將是一個新的開始。
當今崇尚實用技能的時代,企業用人完全靠真技能。俗話說得好:努力就有收獲,人人都能成功,只要我們選擇一個有發展前景的好專業,我們必將在未來再次塑造自己,獲取現實社會中新的謀生手段。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