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也要減壓
考生:適當體育鍛煉有助消除“考試恐懼癥”“平時感覺學得還不錯,沒有感到多大壓力,可一旦上考場就莫名緊張。”21中學的小劉同學說,每次考試前兩天他都會緊張,出現情緒波動。
廣州市第47中學的心理老師巫凱旋表示,學生對待考試感到緊張和有壓力是正常的表現。而談及與考試有關的話題時,產生的緊張、害怕的感覺,統稱為“考試恐懼癥”。
考試時心理緊張是許多考生都會有的考場感覺,過度的緊張難免會影響考生的正常發揮,長此以往會導致考生懼怕考試,產生心理上的回避,更有甚者會引起腸胃不適,暈眩等敏感的身體癥狀;此外,過大的壓力感往往會引起必然的生理反應,手心出汗,臉色蒼白,心跳加快,莫名的緊迫感都會減緩思維運動的活躍性。
專家師建議廣大考生,一定要學會給自己減壓,平時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并可以做一些放松型的訓練,譬如深呼吸,首先深吸一口氣,盡可能的屏住,隨后慢慢地呼出,呼出時間越長越好,來回往復做10到15次,這有利于緩解過于緊張的情緒。
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學系的趙教授也給出了一些減壓的建議,有考試恐懼癥的同學可以時常對自己進行心理暗示,經常去聯想與考場有關的事物,如考場的設置,座位的安排等,并可以對考試進行多次的模擬練習,計算考試時間,讓自己去熟悉考試的流程和氣氛,緩解慌亂的情緒。在平常的休息時段可以多聽一些令人感到松弛的音樂,試著想想使自己開心的事情,同時也要注意勞逸結合。
家長:保持原有生活習慣可緩解壓力
“我跟孩子爸爸都挺緊張,但又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李同學的媽媽表示,每次吃飯的時候,她都很隨意地跟女兒講一些從報紙上看來的笑話,說說笑笑間希望能夠減緩孩子的壓力感,但是,自己的壓力卻越來越大,最近睡眠質量也越來越差了。
“考前心理調整比起復習沖刺更加重要,考生和家長都需減壓才能創造考前的最佳氛圍。 ”玉巖中學心理老師付隱文表示,對考生而言,學校的學習氛圍已經夠壓抑和緊張了,所以在家的話,家長應該營造一個良好而寬松的生活與學習氛圍,而不能制造考前緊張的家庭氣氛。
“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復習環境,很多家長不看電視,沒有了日常交際。這種過分克制的行為,會讓孩子感到加倍緊張。”付老師建議,家長盡量不要更改原先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家長之間的擔憂和焦慮萬不可在孩子面前顯露出來。而是可以通過聊天的方式進行化解,“跟老師談一談,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可以穩定情緒,同時也為幫助孩子填報志愿奠定基礎”。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